从埃德蒙顿向西五百公里,就是落基山,这里有闻名遐迩的世纪冰川,有国家公园…阿萨巴斯卡河从此流过,还有那惟妙惟肖的印第安岭…
有人说,每四个埃德蒙顿人中,至少有一个人去过落基山…
还有人说,落基山是埃德蒙顿的后院。
埃德蒙顿的文学团体“爱城笔友会”,在疫情肆虐的2022年步入第十三个年头时,以“落基山下”命名了自己的公众号。
落基山,雄伟险峻,伫立千年,面对着天地间灵魂的严酷拷问,用时光回答,我们是从哪来?又是向哪里去?
从埃德蒙顿向西五百公里,就是落基山,这里有闻名遐迩的世纪冰川,有国家公园…阿萨巴斯卡河从此流过,还有那惟妙惟肖的印第安岭…
有人说,每四个埃德蒙顿人中,至少有一个人去过落基山…
还有人说,落基山是埃德蒙顿的后院。
埃德蒙顿的文学团体“爱城笔友会”,在疫情肆虐的2022年步入第十三个年头时,以“落基山下”命名了自己的公众号。
落基山,雄伟险峻,伫立千年,面对着天地间灵魂的严酷拷问,用时光回答,我们是从哪来?又是向哪里去?
阿萨巴斯卡河,蜿蜒曲折,承载了早期欧洲人与加拿大原住民裘皮贸易的始末,是未来发现了原始?还是童话和寓言撞了个满怀?
生命之源,天上之水—世纪冰川,正加速消失,裸露的石头,宣示强硬的名字,记叙着生命的风干、粉碎…踩着石块,步履蹒跚,如此描写脚下那些似是而非的棱角,如此形容龟裂的河床和我们沙哑的喉咙…
我们有小说,散文,和诗歌…也有责任,理由,和紧迫… 面对纷繁的西方现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次美丽“邂逅”,从写自己是谁开始,到写出这片土地最终的归宿,中华精髓如梦方醒,这碰撞中的真奇,则弥足珍贵…那么,如何落笔?又如何收起?
我们顶着太多的气象万千,我们看见太多的风情万种,我们怀揣太多的怦然心动,我们承担太多的沉重挽留…于是,面对这座大山,我们做出文学的表述:在此,我们找到了最初创作的源泉,我们也找到了最后赖以生长的土壤…
2022 年 1 月 10 日
埃德蒙顿
爱城笔友会 ( Edmonton Chinese Writing Club )于2009年九月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市(Edmonton, Alberta) 由刘全艳女士及嘉妮女士共同提议并创立。该会成立后,由刘全艶女士任会长,嘉妮任副会长。该会成立的目的,旨在集合兴趣相同的热爱读书与写作人士,交流读书及写作心得、分享写作经验,并致力于在埃德蒙顿推广中文阅读与写作,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和写作的平台。
本会自成立以来,与“埃德蒙顿中文图书馆”一起,联合举办多项推广写作 及阅读的活动,并邀请本地著名作家及报刋编辑分别到来主持各项专题讲座,其中的亮点包括:
邀请到《光华报》主编迟文荣女士作嘉宾,讲题为“写作与投稿”。她着重讲述了报社对稿件的要求和选稿的标准,让有兴趣投稿的朋友知道,到底一篇怎样的作品才能吸引到报社的采纳。与此同时,迟女士还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她多年作为主编的经验和心得。
我们还举办了“移民文学探讨与写作”座谈会。邀请到报社主编、埃德蒙顿本地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一起来探讨移民文学和写作的方法。
作者嘉妮亲自为小朋友朗读她最新出版的英汉儿童故事《蝉鸣》的中文部份, 并由‘爱城中英双语学校’的赵咏思同学朗读故事的英文部份。嘉妮还分享了她的创作心路。
爱城本地作家、摄影艺术家焦根基先生与读者分享其最新出版的长篇小说 《着魔的年代》、百感吟哦》的创作心路,读者也分享了他们的读后感。
爱城女作家 Nancy Ng 女士与读者分享她的新书《No, Really, Where Are You From》(你从哪里来),同时还分享她作为一个业余作家,自费出版第一本书的艰辛历程 。
爱城著名艺术家兼作家余达明先生曾三度为本会主持文学讲座,包括“作家的心”,告诉作家们应以什么心来写作;“文学与生活”,阐明爱文学的人永不会孤独;及“写作上的第一首数据”,介绍什么是写作的素材和如何做写作数据分类。
余達明文學講座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家李玉真女士,为本会主持文学讲座,从《周易》 的启发入手,讲解诗、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的写作方法。
作家李玉真分享文學經驗
同时,对培育儿童和青少年的文化传承,也是本会致力的目标之一。我们举办的儿童及青少年阅读推广活动包括:“给小朋友读故事书”、“给小朋友读唐诗”、“唱儿歌学中文”、“给小朋友读儿童故事”、“给小朋友讲中国节日故事”、“给小朋友讲中国成语故事”等。
除了读书、写作和文学,我们的专题讲座还涵盖了中国哲学和艺术,其中包括:“吴樵六书法、绘画艺术座谈会”,由爱城工笔画艺术大师吴樵六先生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书法艺术历程,并展示其部分艺术作品。
爱城摄影艺术家焦根基先生还分享了他多项摄影心得和讲座,包括:“如何提高摄影的艺术性”、“印度游见闻与摄影展”、“北欧六国风情”等。为了展示和分享写作爱好者的作品,我们与埃德蒙顿《光华报》社合作,每个季度一期的“爱城笔友会专栏”,成为展示会员作品的一个平台。我们还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在 City Centre Mall 及社区文化中心,参加 “ 农历新年嘉年华”及“中国节日文化”的摊位展览、展出会员作品、推广本会并招收新会员。
刘全艳是爱城笔友会创会会长, 著作有《灯火阑珊处:三十三位加拿大华裔移民的故事》、《蓦然回首看爱城》、《儿时在广州》和《童年忆旧话澳门》。她的写作以散文为主,作品散见于《加拿大商报》北美文坛(多伦多)、〈中侨新天地〉新天(温哥华)、〈光华报〉光华园地(爱民顿)、〈澳门日报〉新园地(澳门)。在写作路上, 对她影响最深的是三位台湾当代的女作家:琦君、谢冰莹和林海音。她喜欢读台湾作家白先勇的小说和郑愁予的新诗。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十二年前(2009),以刘全艳女士为首的一群热爱中华文化、爱好写作的人士在爱城成立了笔友会。从此,在这个被誉为“加拿大艺术之都”的、半年是银装素裹的爱城,有那么一群人用他们火一样的热情,用他们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挖掘着他们生命中的金矿,在冰与雪的原野上寻求他们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用优美的文字记载着他们生命的轨迹。十载耕耘,收获满满。笔友会慢慢地也在成长、壮大。
如果前五年(2009-2014)在创会会长刘全艳女士的带领下,笔友会在播种、奠基、充满成就中度过了她金色的童年的话,后七年(2015-2021)则更多地是在传播中华文化的深度、广度、走向加拿大多元文化主流社会及活动的多样性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有了一些新的突破,宗旨在于使笔友会成为“作家成长的乐园”,让每一个爱好读书、写作、以文会友的朋友,在这个乐园里都能吸取到丰富的精神营养,得到爱护、扶持、鼓励、提携与帮助,以达到互相学习、切磋技艺、分享成功、共同成长的目的。这是因为我们坚信,功夫在诗外,一个富有创意、智慧敏锐、才华横溢的作家,他首先一定是一个知识丰富、精神富有、底蕴深厚的思想家。我们的愿景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意写作者,生命意义的探索者,多元文化及人类文明的沟通者与传承者。 正是基于笔友会的宗旨与愿景,这些年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读书写作交流、传统文化讲座、多元文化写作论坛、跨文化学习交流、文学艺术与科学讲座、茶馆学术沙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具体简述如下:
为了寻根溯源,在海外学习与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了增加我们的文化素养、底蕴与自信,也为了提升与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从2015年起,笔友会与加拿大易经学会、阿尔伯塔大学中华文化俱乐部联手举办了“国学经典读书会”,邀请专家引领阅读与探讨了被史上称为充满神秘而难懂的三部著名经典:中国文化之根与群经之首 -《易经》,中医圣典《黄帝内经》及道家经典《道德经》。加拿大易经学会的第一届会长钟繁敏博士及现任会长、易经专家邓宏海先生、爱城清阳医馆的谭晓阳医生与五音堂中医诊所的郭原医生以及从师二十五年研读《道德经》的吴翔先生应邀为我们做过讲座。先后有二百多人参加了读书会活动。对在爱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兴起国学的学习起到引领作用。
《道德经》读书会讲课现场
合着时代的脉搏与祖国的强盛,笔友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如2015年春与阿尔伯塔大学中华文化俱乐部携手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茶馆沙龙讲座”,笔友会资深会员、爱城著名艺术家、书法家及文学家余达明老师做了“中国文化与二十一世纪”的主题演讲;为纪念中国古代圣人孔子诞辰2567周年,2016年笔友会与加拿大易经学会和阿尔伯塔大学中华文化俱乐部,共同举办了“孔子思想新视野”的学术讲座,中国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星光博士应邀来做了讲座;2018年与加拿大易经学会、埃德蒙顿加中友好协会及加拿大埃德蒙顿中国统一促进会,联合举办了“龙的起源”的学术讲座,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院士应邀来做了学术报告;2019年夏,与埃德蒙顿孔子学院一起举办了“风水园艺”讲座。
为激起大家对美、自然、宇宙的探索热情,为提高会员朋友的文学技艺、审美情趣与科学素养,我们于2016夏季举办了由笔友会理事会成员、来自阿尔伯达大学英语和电影研究系的陈蕾蕾博士主讲的文学漫谈讲座 – “人生如旅行”;我们也连续与亚省河内海防华裔校友会联合举办了由本会理事会成员、爱城知名摄影艺术家、文学家焦根基老师主讲的摄影艺术讲座;我们还主办了本会理事会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思维训练研究中心资深教师、VETAE思维工具训练体系创立者温孝东老师的“VETAE思维训练及技术应用”讲座。2018年春季,我们也很荣幸邀请到加拿大著名女性企业家、生命科学家、感冒药Cold-FX的发明者、具有中加两个博士学位的单婕女士做了科学讲座。
为鼓励、扶持和帮助我们的会员,分享他们成功的喜悦,笔友会还为出版新书的会员及时举办发布会。如2017年2月为陈蕾蕾博士举办了她的新书《重新感知中国——游记和跨文化理解》发布会;2018年11月与埃德蒙顿孔子学院、停不住俱乐部一起,为笔友会资深会员、爱城著名作家、英国广播公司CBC退休记者董守良老师,举办了他的两本译著《营救杰堡女王》和《古老的画卷》的新书发布会;2018年12月我们为笔友会的创会会长刘全艳女士举办她的畅销书《童年忆旧话澳门》新书发布会。
爱城知名摄影艺术家、文学家焦根基老师主讲的摄影艺术讲座
董守良老师新书发布会
作为加拿大多元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笔友会在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也积极走出社区,与主流社会及其他多族裔社团交流,以达到增进友谊、嫁接文明、融合东西文化的目的。如2018年,笔友会与阿尔伯塔作家协会(Writers’ Guild of Alberta)创办了“多元文化写作系列论坛”项目。4月15日,我们举办了第一次活动 -“通过写作架起文化之间的桥梁”,这是阿省历史上第一次用中英文双语进行的写作论坛,收到了非同凡响的效果。2019年9月29日,爱城笔友会与阿省作协及加中友好协会共同举办了“多元文化写作论坛系列之二:建立蓬勃发展的作家社团:过去,现在和未来暨庆祝爱城笔友会成立十周年”活动。笔友会以这种进行多元文化写作交流,融入加拿大主流文化,融合东西文明,增进多民族友谊的独特、新颖、充满意义的形式来庆祝了自己的十岁生日。与此同时,笔友会于2018年7月,与其他六个中国社团及原住民社团共十二个团体一起,参与了市政府牵头的“我们的麦考利跨文化分享联欢”活动,也取得圆满的成功。
“我们的麦考利跨文化分享联欢”活动
新冠疫情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但并没有阻挡爱城笔友会以文会友、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我们于2020年3月起,联合埃德蒙顿加中友好协会、停不住俱乐部、加拿大原野话剧团一道,共同成功举办了四次“文学.艺术.科学沙龙:爱城才俊面对面”网上云端访谈活动,它们分别是:“我的边塞曲 – 中国当代著名石油女作家李玉真专访”(3月12日);“我的环球之旅 – 爱城著名文学、摄影艺术家焦根基专访”(5月14日);“人工智能的未来 – 阿尔伯塔人工智能学会三博士专访–应理航,方昉,周艳玉”(7月16日),“我的小城故事 – 爱城知名散文作家、多伦多华人作家协会会员、爱城笔友会创会会长刘全艳老师专访”(9月10日)。活动以活泼、生动和新颖的形式与深刻的内涵,吸引了来自北美、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约300人左右的与会者前来参加,受到大家一致好评,给疫情期间的海内外华人带来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多元文化写作系列论坛之二”
“文学.艺术.科学沙龙:爱城才俊面对面”网上云端访谈活动
总之,笔友会过去的十载是风雨兼程的十载,是辛勤耕耘的十载,是努力探索的十载,也是硕果累累的十载。在过去的十二年里,会员们勤于笔耕,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在爱城最大的华人报纸 –“光华报”上以专栏形式发表作品数百篇。在多次的当地、全国或国际文学艺术比赛中都崭露头角,获得殊荣。会员们的作品也频繁发表和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社交媒体之中,并出版了不少高质量的作品。如笔友会资深会员余达明老师、董守良老师、李玉真老师、焦根基老师、刘全艳女士、陈蕾蕾博士、嘉妮女士、温孝东老师等都发表了受到社会赞誉的佳作。
饮水思源,笔友会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笔友会理事会全体同仁及全体会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方方面面热心友好人士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们对笔友会理事会及全体会员的团结合作、辛勤工作、无私奉献表示衷心感谢!对我们收到的来自社会各方的关照、关怀、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长风过隘口,奋斗正当时。”“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文明荟萃的时代。回首过去,我们充满自豪;放眼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愿爱城笔友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广大同仁加倍努力,共同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爱城摄影艺术家焦根基先生还分享了他多项摄影心得和讲座,包括:“如何提高摄影的艺术性”、“印度游见闻与摄影展”、“北欧六国风情”等。为了展示和分享写作爱好者的作品,我们与埃德蒙顿《光华报》社合作,每个季度一期的“爱城笔友会专栏”,成为展示会员作品的一个平台。我们还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在 City Centre Mall 及社区文化中心,参加 “ 农历新年嘉年华”及“中国节日文化”的摊位展览、展出会员作品、推广本会并招收新会员。
周艳玉 爱城笔友会会员,获教育学博士学位,伦理学研究生文凭。曾是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学者。著有学术专著,参加过多本有关伦理道德书籍的撰写工作,发表过有关伦理学、教育学、妇女学、整体健康等方面的学术论文。静远也是文学业余爱好者,曾是加拿大魁北克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诗歌、散文和新闻报道。